阅读历史 |

第117章 这就是块棺材板(1 / 2)

加入书签

陈醉生一看,玻璃后面是一块破旧的木头,大概有四五尺长,一寸厚,表面发黑,有一些暗红色的花纹。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想看文字介绍,但却被何玉亭特意挡住了。 他觉得不太好猜,一块烂木头,上面什么信息都没有,如果不是知情人,谁能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笑道:“有点难为人了吧,连手都不能上,远远这么看着谁能说得出来。” 刘兴荣也知道刚才杜景涛的言语冒犯了这个何玉亭,又听陈醉生这么说,赶紧打圆场,“这块木头看起来挺神秘哈,如果不是现场考古的人恐怕说不清楚。” 他这话也是在点何玉亭,人家也没参加考古,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差不多的了。 何玉亭却没接刘兴荣寄过来的话,反而说道:“一般人肯定不知道,但这位先生明显是行家,想被这么一件小东西难不住他。” 这句话有点逼人太甚,刘兴荣微微有些恼怒,这家伙怎么这么不会做人呢? 何玉亭倒也不是完全不会做人,而是他是这个副馆长是体制内文化口的,而刘兴荣是个房地产开发商——市里虽然重视东南区的建设,但跟他有什么关系?相反这个展览才是他的政绩。 陈醉声摇了摇头,准备直接走过去,不想理这个人了,但却被杜景涛拉住了。 杜景涛神色淡然,语气更是平淡,说道:“这东西简单,倒是也不用上手,实际就是一块棺材板,应该是清后期贵族墓穴里出土的,时间距离现在不到200年,清朝的棺材主要是木制和锡制,还有纸质的居多,这块棺木破损严重,倒是不好判断具体的形状,但是仅从这块来看,瓢型的可能性比较大,刚才刘总说神秘,这是因为孝道思想和关帝信仰,清朝的棺材主要是黑色或者棕色,这与当时的祭祀观念,信仰习俗相关,黑色也寓意着神秘,威严等特质......” 这番话把所有人都愣了,陈醉生率先鼓起掌来,以他的那点水平自然分辨不出来杜景涛说得对不对,但从何玉亭的表情来看,就知道他说得没错。 “你之前见过这东西?”何玉亭满脸惊讶。 这件展品确实来自于一个清贵族的墓穴,当时考古队接到线索,说郊区某地出现一个盗洞,怀疑那里有一个墓穴,于是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 打开之后发现墓穴破坏非常严重,随葬品几乎被洗劫一空。考古队最后只把破损的棺材拉了回来。 一般人要是不知道这段经历,想猜出来十分困难。 杜景涛摇头道:“我没见过,只是根据它的木质还有颜色、形状和花纹特征做出的判断,如果了解各个朝代的棺材规制,应该不是很难。” 何玉亭哑口无言,一旁的刘兴荣笑了起来:“杜先生厉害,难怪陈老弟说您是收藏大家,刚才怠慢了,多有得罪。” 刘兴荣有点后悔,刚才是不是对他不够热情?陈醉生的朋友,那肯定不是一般人,自己竟然疏忽了,该死...... 何玉亭张了眼睛,“收藏大师?” 有没有搞错!哪个收藏大师在外面跟人家肉搏打架? 不过刘兴荣这么说,他也不好反驳什么?只是笑了笑就混过去了。 收藏大家,鬼才信呢!他可是市博物馆的副馆长,在大学的考古系担任荣誉教授,在古玩界的交际面可谓极广,一般的收藏大家他都认识,从来没见过眼前这一位。 “大家这个说法有点过了,只是爱好,再加上家里还有几样的藏品罢了。”杜景涛笑着表示。 何玉亭也笑道:“谦虚了,如果有机会,我倒是想看看你的收藏品,能否和我们展馆的展品相媲美。” 杜景涛听出他话里贬低之意明显,但他也没有反击。 其实相比何家的珍藏,别说这个展馆了,就是市级博物馆都逊色一筹。 当初杜家移民时,带走了大量的具有珍贵价值的好东西,很多文物的价值接近于国宝。 而这次回国,只带回一部分珍品,而还有些由于敏感而不能带回国。 正因为杜景涛是海龟,所以何玉亭对他不熟悉,如果他真知道了杜景涛的身份,也就不会眼高于顶了。 几人继续参观,刘兴荣故意落在了后面,向陈醉生解释道:“何馆长学历和资历都是可以的,但这些年一直当副手,没法进步,所以心里不痛快,有时候做事讲话显得有些高傲和刻薄,别介意。” 陈醉生微笑回应:“一点小事,我和杜兄都不会放在心上,没事。” 刘兴荣点点头,又向杜景涛道了声抱歉,随即快步追了上去。 陈醉生溜达了一圈,也感到这里确实档次不够。别提杜家了,就是他当初个人收藏的很多东西,也能在这儿排上前几。 印象中,市立博物馆珍品还是很多的,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展览都没有拿出来,可能这里的条件不够,所以真正的珍品并未展出。 过了一会,有人前来提醒,筹款拍卖即将开始。何玉亭作为组织者要去致开场白。 而刘兴荣作为重量级嘉宾,也坐在前排,何玉亭上台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一讲就讲了三十多分钟。 底下的听众昏昏欲睡,何玉亭一个人在台上激情洋溢,满面红光,看起来十分兴奋。 他讲的过程中还不时看向陈醉生和杜景涛,杜景涛面无表情,陈醉生头一点一点地,好像要睡着一样,看得何玉亭十分不满。 陈醉生也是无语了,这又不是你们大学课堂,讲得这么枯燥,学术谁能听得进去?再加上他连续打了两天的架,身上的伤也没好,一时间竟有些犯困了。 要是何玉亭再讲一会儿,陈醉生估计自己肯定能睡着。 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