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5章 植树造林,造福百姓(1 / 2)

加入书签

正聊着第一个凉菜很快上桌了,李文归先动了筷子,他说,小张,赶紧吃菜。

两人边吃边聊。

李文归突然问:“周楠还好吗?元旦三天假她没说要来看你吗?”

张岩点点头,说:“她问过了,说要来看我的,被我拒绝了,我想尽快把书稿写完!”

李文归刚要责备他,突然想起张岩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写小说不能拖延太久了,不然影响会很大。

他不得不责怪起自己来。他说:“小张,写传记这件事,我很抱歉,耽误了你好多宝贵的时间,晚上休息不好,周末还抽不出空来,跟心爱的人儿聊聊感情。”

张岩摆摆手,说:“不碍事的,李总,您千万不要这么说。写小说是我的爱好,何况是您的创业史,真的很有意思,相信这将是我写得最成功的一部。

“如果运气好一点,在市文联杂志上刊载,或者,能评上市里的资助项目,将来有可能会出版成书,那样,对我来说,对您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不?所以,儿女情长先放一边,我想,周楠作为一名记者,她能理解我的。”

说完,李文归还是叹了一口气,他说:“事是好事,但美好的时光不是常常有的。这样,你先好好写小说,等写完了我给你放假,你好好休息几天,去定北市找周楠逛逛公园。”

他接着说:“后期重点情节不多了,趁这两天假期,我给你多讲一些。我可不希望因为写书而耽误了这段美好的感情,那样我将后悔一辈子,对你来说,我也是个罪人!”

张岩笑了,说,言重了李总,没那么夸张的,在写作这件事上,周楠一直是支持我的。您大可放心,文人之间惺惺相惜,她会理解我的,她也希望我以事业为重,儿女情长次之。

“可感情这事,如果拖久了,真会淡了的。别想那么美好,好好写,写完了我给你放几天假,出去好好透透气、散散心。”李文归笑着说。

“谢谢李总。”张岩开心得像个孩子。

“你刚所说,书稿如果能出版成书,我大力支持,需要资金的话,你尽管开口。我不光是希望读者能看到我的创业史,更希望以此唤起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在三观选择上,在人情世故上,在为人处世上,等等,希望对他们有所启发。”

李文归说。

张岩点点头,说,一个人的历史,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无论从哪方面讲,总有一个亮点,像黑夜里的星光,照亮他们脚下的路,或者,像一束精神的之光,照亮他们幽暗的心城。

这样的故事传播下去,自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最大的期望,便是以此唤起他们心中向上生长的欲望。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像一滴墨水,无形中感染着这个或好或坏的社会。”

李文归说完,张岩心中颇受触动,他说:“李总,您所言极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其实是带着一种使命而来的;无关使命大小,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当中,做一个发光的萤火虫,用心照亮暗夜,生命便有了意义!”

李文归认可地点点头,他举起酒杯:“干一杯!”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所有的菜都上齐了,两人边吃边聊。

闲谈中,李文归又扯出一个话题,那就是关于高山村的植树造林问题。

他说,自韭菜湾第一片绿化林栽种后,在往后几年里,在爹和他的带领下,一直没有停止过植树造林的义务活动。

李家崖临近洮河岸边,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在方圆几十里外,山坡上却是光秃秃的。下雨出现滑坡影响出行不说,一眼望去,一片不毛之地,看着心生荒凉。

每每刮大风的时候,由于植被稀少,山坡上的黄土就会被风卷起,满眼望去,沙尘铺天盖地。在当地,这成了一种土特产,他们对外人说,大风起时,我们又要吃土了。

鉴于这种情况,李文归带领乡亲们每年开春开展一次义务植树活动。

如今,李家崖附近的山头上,绿油油的一片,大树扎根黄土地,家乡不仅好看了,沙尘和滑坡也大大减少了。

2006年,爹救人牺牲后,他当上了高山村的村委书记,其中有一项工作,他以李家崖为例子,把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任务推广到了十里八村。

他召集各个村的村长开了一次大会,重点把植树造林的事说了一遍。他说,绿化造林,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的任务,短期看没什么效果,但长期看,等小树苗变成了树林,将大大造福于子孙后代。

人们知道,大树扎根黄土,其强大的根系能有效地保持水土流失;其次,绿化造林,对家乡来说,也是一次外科手术,有很好的美化和装饰作用。

再次,植树造林,能有效地减弱大风的速度,对农田和房屋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还有一点,保持黄土湿润,减少沙尘暴的伤害。

总而言之,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最后,在李文归的动员下,高山村下属的几个自然村,在每年春天,都会进行一次义务植树劳动。

十几年过去,曾经的小树苗早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