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终不如愿(1 / 2)

加入书签

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的大秦王朝之所以没有像李广前世的大秦那样二世而亡,一是靠着更高的封建化程度和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再一个至关重要的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批“治世能臣”。

他们不仅能够处理家国诸般事务,还能够“哄好”君主,在“恩威”之下保存自我,心系百姓,实在可歌可泣。

后世人称这个“专业团队”为秦初四杰。

派去沿途巡查监督的主要中央官员就是秦初四杰之一的时任御史大夫——窦利。

窦利到地方以后严厉打击官员过度透支民力的种种行为,以严刑峻法大刀阔斧,当即立竿见影。

他通过均衡各地民力进行合理分期摊牌保证农业基本生产,又将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放回,让他们恢复城市生产生活,稳定秩序。

民力缺失部分他直接让被逮捕定罪的官吏、差役和地方恶霸、恶绅下场,再加上他们的子侄、家奴,一下子就补上了空缺。

而且由于秦初祖对于“专业团队”的信任,尤其对于他们的“肯定”非常受用,所以对于来自各处的弹劾窦利的奏章都不予认可,还往往会因为有人弹劾窦利而对他们问罪降罪,认为他们就是那些违抗自己意志现在又要出来陷害忠臣的那些人。

某种意义上来讲,秦初祖还真没有怀疑错人。

最后民乱被解决,民怨被平息,御道也被修缮完毕。

秦初祖实现了目的,窦利等人维系了家国百姓,百姓们得以回归普通生活,勉强算是个三方共赢局。

秦初祖最后如愿以偿地到达到了他忠诚的江南,在后来的宁江、当时的建扬亲自主持了船队起航的仪式。

庞大的大秦王朝水师陈列在江面上,让秦初祖一眼那一看到船队的尾。

遮天蔽日、猎猎作响的黑底旌旗像一片降世的雷云层,正冲着强烈的日光,紧密而压抑,展示着大秦王朝如日中天的强盛,展示着这个广袤中土再度凝聚在一起所产生的伟大力量。

中土王朝的船队起航了,带着皇帝的意志他们驶向了东南海上的那块大岛,要将这个先人们开拓的地方纳入版图,为新生王朝的伟大锦上添花。

但是他们有没有能够如愿,因为此时岭南和越西地方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叛乱,当地的群越在秦官僚的圈地、苛政之下发起了联合暴动,在一瞬间就席卷了除江南地方以外广大的南方地区。

在船队出航的那一刻,紧急军报直接送到了当时人在建扬的秦初祖面前。

扬手欲挥的秦初祖被急报叫住,终于没能够实现他的美愿。

震怒的大秦君王当即下令船队沿海南下,在岭南沿海登录,开展平叛,务必速胜!

这一战根据秦初祖的旨意,秦军从不俘虏任何反叛者,甚至有时候秦初祖会直接下旨意绞杀一整个或者数个越人部落。

南方的越人在这一次秦军的平叛作战中损失了六成以上,剩余的群越民族大多进入山区,不再和外部的中原民族相互来往,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随着北方胡人的威胁日益严重,秦初祖为了加速北方长城防线的营造只好先“宽恕招抚”了残余的群越,允许他们在地方官府的监督之下自治,随后就将秦军召回了北方。

雄心勃勃的秦初祖要求秦军主动出击,重创胡人,形成绝对压制,最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击败敌人并且使其臣服。

这种战略让秦军本来依托长城一线可以稳定防守的秦军不得不在草原上和精悍的胡人骑兵和狡猾的胡人游骑正面交锋,蒙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很多军队由于秦初祖的一意孤行开入草原,结果全军覆没,不止折损了多少将领、士卒。

北方战事大开,物资都要紧着北边用,自然也就无暇南顾了。

耗资巨大的船队被搁置,跨洋更是无从谈起。

等到大秦王朝终于勉强稳住了强悍的北方胡人后,国家已经从如日中天到了疲弱时候了。

秦初祖没有办法再让规模浩大的船队去“传化天恩”,只能勉强派了大船五艘领着一些船只、人员,带着从江南民间搜刮来的物资去了大琉球。

将大琉球纳入版图的计划暂时无法考虑了,因为大秦王朝已经没有那个精力和能力去那么一个地方建制行政了,大秦王朝的财政和民力都遭到了秦初祖的极大透支,国家有腰坠之危。

终于发现大秦国力不堪受用、天下之大无力负担他的“宏图大志”的时候,秦初祖心力憔悴,体质与日而弱,最终在四十四岁的时候、于羞愧与悲愤中驾崩了。

他心心念念想要用来证明自己天命所归的远航还有大琉球岛最终算是实现了,但是船队规模没有大国气象,晃晃荡荡地到了大琉球岛。

大琉球岛也没有成为他王朝盛世的锦上之花,只是表示了对于中土王朝的崇仰,表示愿意在维持现状的情况下称臣纳贡。

这是秦初祖的遗憾,也是中土王朝的遗憾,后来的大离王朝建立也没有将这个大琉球岛给纳入版图,尽管它就这么静静地卧在自己的边上。

现在大琉球岛属于南洋海帮的同属之下,若问他们奉谁为主,那就是大琉球岛南高琼高家出身高剑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