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天海大学(1 / 2)
休息了一夜之后,沈临风原地满血复活,带着林晓龙来到了天海大学。仍然是记忆中熟悉的风景,教学楼,又把他的青春勾回了学生时代。
八十年代的天海大学,漫长的红砖围墙尽头是两扇略显生锈的大铁门,围墙里头是青砖石瓦搭建成的房舍瓦屋,如果不是门口挂着的牌子上写着天海大学四个字的话,单从校园外貌来说,跟任意车间工厂比起来,没有任何区别。八十年代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
从七七年恢复高考至今,不过才9个年头,每年报考的考生已经超过了一千万!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指数的形式继续攀升!
报考的人员社会成分尤为复杂,其中不乏知青、学生和有着大学梦的社会人士。
沈临风仍然记得当初刚到宿舍报道的那一天,一个八人间的宿舍里,竟然涵盖了从40岁到20岁的所有年龄段区间。
后来才知道,这位40岁的同学,人家是他们县里头一个万元户,他的创业事迹还上过当地的报纸,属于“明星百姓”。
足足差了一辈人,都可以叫叔叔伯伯的年纪,如今却跟你在一个学校里读书上课,在这个时代却是习以为常的情况,这就是八十年代大学的特色。
除了上课之外,沈临风对校园学生时代的感触并不深,校园爱情?抱歉,在目前这个注重学识的时代里仍是凤毛麟角。
人家都常说,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十倍、百倍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时候的人考大学,真的是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念头来上学的,几乎人人怀揣着一颗修身治国齐天下的愿景从而刻苦学习知识。爱情?爱情哪有建设国家重要!
事实证明,往往只有真正纯粹的人才能干成真正的大事儿。但话分两头,什么事情都不能妄言绝对二字。
也有人试图通过在大学里卖弄风情和展现风姿,得到自己的心仪对象,为了求偶或者是脱离阶级而专注于搞对象,也是一种纯粹。
经常会在年代影视剧和电影里看到一些情节,下乡的知青为了生存,跟村里的女孩子结了婚,当恢复高考之后,他们这些群体就选择回京。
在上学的时候,会刻意去认识官宦家庭的女儿们,极尽一切可能去获得她们的芳心,于是乎,借着女孩家的势力安排好工作,鲤鱼跃过了龙门。
而在村里苦等郎君求学归来的村妹子们,往往盼来的只是一份离婚协议书,仅此而已。
曾经有一个热火的歌曲,名字叫小芳,如果深究歌词里时代背景和寓意,就会发现,其实就是一个知青回城抛弃村里姑娘的故事……
类似于祁同伟惊天一跪继而改变命运的故事,在影视剧和传统价值观里,会被人所不齿,嘲笑一声吃软饭、软骨头。
可事实却是,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祁同伟第二”呢?谁不想成为第二个他呢?嘴上说着不,心里馋得要死!
“你在上大学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心仪的女孩,换句话说,有没有家境好,学识高的女孩子追你呢?”林晓龙突然问了这么一嘴。
本来,他是抱着一种学习和开眼的心态跟着沈临风踏入大学校门的,作为一个没怎么上过学的大老粗,对知识分子这四个字,充满着向往。
当一进门之后,看到这简陋得如同单位近乎一样的环境,顿时让他大失所望。切,还以为大学有多了不起呢!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现在觉得简陋,先别急着鄙视,再等一等,等到98年5月之后,天海大学就将会成为华东地区最好的名校之一。
而沈临风所学的机械机电工程学,将会成为这个学校的当家头牌专业!等到那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当然有,毕竟,我沈某人当年在上大学的时候,那也是个风流倜傥,文质彬彬的风流才子,怎么可能会没人追。”
反正林菀不在,在林晓龙面前索性一吐为快,怕什么?难道怕他出卖自己,跟媳妇告状?他林晓龙有这个胆子吗?连自家的事儿都没搞明白呢!
“啊?真的有?你该不会昨晚上的酒,到现在都还没醒吧?”林晓龙有点不太敢相信,认定沈临风是在吹牛。
“如果真的有女同志追你的话,你干嘛不从了呢?你们那个时候,能上得了大学的同学们,哪个不是天之骄子呢!”
只要能进大学校门的女孩子,无论是个人条件还是家庭条件肯定都要比林菀这个穷人家的姑娘要强太多!对于个人事业的帮助,也是难以预估的。
如果沈临风在当时选择了同校女同学的话,林晓龙肯定不会觉得意外,反而认为这是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没有再提的必要了。”话说到这里的时候,沈临风抬起头,斜着看向四十五度角的方向,他的眼神里流淌着一抹怅然的回忆。看着沈临风这副姿态,林晓龙不由得心里咯噔一惊,不会吧,真的有?
“我说妹夫啊,过去的事儿,都已经过去了,咱们都是成年人,思考和做事,一定要往前看,千万不要走回头路!”林晓龙突然间规劝起来,生怕沈临风动起来后悔结婚,想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