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六十四章(1 / 5)
天幕即将开始副本结算。 岳飞在这个时候,身披一衣的清光和冰雪归去,通过牌位穿梭数千里,来与故人作最后的告别。 此刻,刘宋帝国的中都北平,只有文天祥在。 他这些年镇静朝中,行迹不出五都,主持新朝的一切政治运转,折节下士,威令一施,内外从禁。 革世家之弊政,断土地之侵占,弥各族之罅隙,让寒士得以入朝掌管机要,异族得以安定归心,不致日日如履薄冰,动荡生乱,也让百姓各归其位,士农工商自行其道。 大战之后,便是一连持续了十余年的大治,并且也将继续发展下去。 文天祥对此当居首功。 刘宋帝国的管理体系极为严密,几l位领袖之间的分工也很明确。 岳飞是国家的精神领袖和意志图腾,经年向北,拓边开疆,代表着这个新生帝国如刀锋利刃、如烈火生发般的进取之心。 陆秀夫一心从事汉文化思想工作,全力推行边疆地区汉化,并于国境各处兴建四百二十所汉文学校,凡是为官的外族异邦之人,无论背景贵贱,必须上学经过考核,才能就职岗位。 他时常巡边行走,督察各地运转情况,并在每年九月返回中都主持科举。 科举的选定日期很是讲究,考虑到边远地区的人民因为路途漫长,条件艰辛,大多只能选择夏日出行,一路颠沛,所以必须给他们留足充分的赶路时间。 在长宁十年之前,世家和旧朝勋贵尚有充足以荫入仕的名额,后来就慢慢被剥夺了这份特权。 到了如今,五都行政体系的七成以上官员,都是从科举晋升之人。 科举的报名条件也大大放宽,只要在国境之内有固定住址,不论华夷,不论天南海北,不论出身背景,都可以报名参与。 考试的素材也早就不在局限于文试,刘宋从前在战时,曾经是全民皆兵的军国体制,现在进入了和平时期,这股尚武之风依然没有消退,来报名武举,想要入选张世杰、李庭芝、姜才等人的军营,安邦定国开疆拓土的,才是当下主流。 当然,他们最想加入的,自然还是岳飞的岳家军。 刘宋的邻居中,还有三大汗国名义上称臣,实际上却居心不良,迟早要被扫平。 北方打下的广袤土地,比几l个中原加起来还大,也需要众多士兵驻扎守边。 再往南,泉州港中断多年的海外贸易也再度恢复,走向了繁荣兴盛。 煌煌大宋,武德充沛,长宁年间接连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将星。这是军事上有史以上,最所向披靡的无敌时代,也是一个大一统帝国走向世界之巅,最万众景仰的时代。 刘宋帝国的另外一名领袖张世杰,自从遇见了岳飞,水平一路飙升,已经从普普通通的武庙勉强入门水准,晋升成了一代战神,目前正在主持西征,准备灭掉伊利汗国。 这一年,张世杰打赢了一场大胜,正意气风发, 恰好小陆相公去那里修建书院,他就将人暂时留在了军中,准备结伴同游。 苏刘义这个时候在江南暗访,督察财政税收,继续着收钱的老本行。 李庭芝最近对火/药技术颇感兴趣,恰逢某地出土矿山,他当即带兵入驻过去,着手研究了起来。姜才觉得新鲜,干脆也跟他一起去了。前任摧锋军主帅马发将军,暂时接管了所有的岳家军。 总而言之,是各有各的充实人生。 文天祥将这些音讯一一告诉岳飞,眉间青山雨霁,风露微凉,他感叹了一声,又带着些许怅然说:“真好啊,如今的时光。” 岳飞赞同地点点头:“是的,真好。” 二人都没有再说话,只是并肩立在北平城头,望着眼前这座不朽的帝国之都。 长风吹起衣袂翻涌如云,也吹得城头的「宋」字大旗猎猎作响,凛然招展,灼映烈日。 无尽的皇城宫阙,高树琼楼,建筑交织而连绵,金玉争辉而簇映,皆延伸向云中,托起了一座仿佛苍茫万古的天上城。 青宵严甲的冠剑羽士拱卫在城门前,数不尽的人到城中来来去去,万族衣冠,南北礼乐,悉聚于此, 岳飞刚从北极归来,眸光还蕴了一些冰雪清川的冷意,越过巍巍千山,茫茫万壑,恰好纳入一整个太平盛世,烟火人间。 文天祥温声道:“今日山河无恙,一切改变都是岳王带来的,请受我一礼。” 他凝立如一截清劲挺拔的翠竹,凌然迎风,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岳飞并没有推辞,只是也微笑着拱了拱手:“我也应当谢过文山。” 这座大都城,在真正的历史上,本是锁住文天祥的囚牢与埋骨之地。他在目送着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