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请罪(中)(1 / 2)

加入书签

侧殿内,李渊莫名其妙的看着拜倒在地,口称请罪的李善,瞥了眼已经脸色不太好看的平阳公主,示意柴绍赶紧将李善挽起来。

“怀仁这是作甚?”李渊眨眨眼,“自禁苑而入玄武门一事,朕已于二郎说过,二郎不以为意,而且日后北衙禁军会驻守禁苑。”

李善脸色有点苦,“臣请罪,是因为尔朱焕”

“尔朱焕?”平阳公主一头雾水,看了眼父亲和丈夫,“这是谁?”

柴绍小声说:“太子心腹,官居郎将。”

“朕倒是正要问问尔朱焕其人。”李渊笑着说:“尔朱焕堂弟尔朱义琛在长林军中反戈一击,而且还手刃罗阳”

李善率亲卫杀入玄武门上演大逆转,如此力挽狂澜的传奇,不能离开两个人,一个是能在关键时刻节制常何的马周,不然仅仅凭尔朱焕身边的三四人未必能打开玄武门,另一个就是尔朱焕。

之前李善也承认过,正是尔朱焕这位太子心腹将自己送出了宫城,一切的逆转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不过李善没想到尔朱义琛居然杀了罗阳,想了想之后低声道:“臣武德四年北上入长安投亲,就是因为尔朱焕,他是臣的堂舅。”

“什么?”李渊大为惊诧,他和李世民反复揣测过,但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原因。

一旁的柴绍与平阳公主对视了眼,前者给了眼色,后者微微撇嘴他们俩是心里有数的,当时李善来长安的确是投亲,不过投的是生父李德武。

李渊两手搓了搓,“尔朱一族韩陵之战后只有尔朱敞这一支,你母亲朱氏,是尔朱氏吗?”

“都是百年前的旧事了。”李善解释道:“韩陵一战,尔朱一族几乎被高欢杀绝,不多的几支也陆续覆灭,北地唯独前隋边城郡公一支,但尚有一支逃遁江南。”

“噢噢,想起来了!”李渊恍然道:“彭城王尔朱仲远那一支。”

“不错。”李善点点头,“不过这一支逃遁江南后也渐渐泯灭,后人改姓为朱。”

“母亲已经是硕果仅存,族中已无男丁,所以才会北上,早年前隋边城郡公之子金城郡公尔朱休曾在江南任职,母亲就是那时候与尔朱焕相识的。”

显然李善早就打好腹稿了,尔朱焕这个点自己是不可能绕过去的,“不过初至长安,一时间难以寻觅,臣患了一场重病,次年又随军出征河北”

“直到数年前臣以长史领代州总管府,陛下遣派官员充实,代州司马尔朱义琛这才知晓堂舅尔朱焕是东宫属官。”

“原来如此。”李渊捋须细想,倒是都对得上,应该是泾州、原州一战之后,怀仁与二郎交好,所以怀仁才暗中力劝尔朱焕转而投二郎。

二郎倒是的确可能不知道实情,怀仁向来对身边人极为宽仁,尔朱焕是其舅舅,怀仁不会告知二郎以免尔朱焕犯险。

李渊越想越觉得对得上,但一旁的平阳公主却是半信半疑的盯着李善,就算是实情,也不是所有的实情更别说,平阳公主到现在还记得李善在自己面前信誓旦旦的说不涉夺嫡,扯谎都扯的没边没际了!

而另一侧的柴绍却是咧咧嘴,他也想起了那次李善信誓旦旦的保证了,不过他记起来当日李善说的另一番话不过仿效薛家兄弟罢了。

薛万彻、薛万钧一个投入东宫,一个投入天策府,以保证门楣不坠。

当时柴绍就觉得诧异,的确,凌敬投入了天策府,成为了秦王的心腹幕僚,如果要对比一下的话,那你李善在东宫的人一定不会是个普通人。

柴绍猜测过很多人,现在知道了,那个人是尔朱焕。

虽然说郎将的地位稍微低了点,但也是十六卫体系中仅次于大将军、将军的高级将领了,而且还是太子的心腹此外还是李善的舅舅,综合起来倒是勉强对等。

一切都合情合理,虽然说在东宫埋有伏子,但问题是尔朱焕是晋阳老人,早在李建成册立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投入东宫了,并不是李善想方设法安插进去的。

李渊笑着说:“二郎此番能转危为安,首功为怀仁,次功便是尔朱焕了。”

“这个”

“若非尔朱焕冒险将你送出宫城,不提朕与二郎社稷难存。”李渊叹了口气。

这话是真的,就算李建成将李世民以及子嗣杀的干干净净,就算张仲坚、李靖被李建成笼络,但大乱肯定会遍及关内、陇右、河东各地。

仅仅关中,张公瑾、张士贵、李孟尝以及灵州军内大量的秦王一脉将领会效忠李建成吗?

更别说河东南部的数万大军的领军者全都是秦王一脉,他们会伸出脖子让李建成砍吗?

大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大唐和突厥战事正酣,一个不好,大唐就要被灭国。

平阳公主好奇问道:“怀仁,尔朱焕将你送出太极宫但是夜间朱雀门、承天门都是落匙的。”

“的确。”李渊也好奇起来,“之前怀仁还说私下启禀,到底是如何出宫城的?”

李善咧咧嘴,小声说:“其实尔朱焕带着臣走通训门去了东宫”

“呃东宫?”柴绍神情有些古怪,虽然想一想这的确是唯一的路径,但东宫谋逆,尔朱焕却将李善藏在东宫,实在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