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阎立本的良心(1 / 3)
“为了十门火炮,拿出了这么多铁矿不说还搭上了两千贯银钱,朕的太液池修了一年还未有着落,他倒好是天天过着富裕生活。”
长孙皇后叹息一声,以后宫里的日子都要拮据了。
想着当初,没料到现在。
张阳为了解决朝中窘迫处境,当初开源节流做了不少事,帮朝中渡过了难关,转来转去,宫里的用度也没宽松多少。
李世民到了骊山上,却见一群孩子正躺在阳光下午睡,上游温泉池的水流不断流入华清池,小山的山体中不断有水流出,形成了一个小瀑布,若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几头小熊的雕像。
那熊大的雕像还立在华清池中,也没有要继续修凿的意思,这个石像还是和前几年一样,熊不像熊。
李世民绕着华清池走到屋前孩子们都还睡着。
李玥连忙迎上行礼,“父皇,母后。”
长孙皇后笑道:“张阳呢?”
“夫君在车间里忙着。”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排排躺在地上嗮着太阳睡着的儿子女儿,她们身上盖着薄毯。
看了一眼桌案上的饭食,李世民也没了兴致,吃了核桃也吃饱了。
倒是陶锅中还有些牛肉汤,便给自己盛了一碗。
一边喝着肉汤,李世民端着碗来到车间。
车间内,张阳戴着面具正在打磨着一些铁器。
李世民喝着肉汤,见这个小子没有注意到自己,便一直在一旁看着。
张阳一手推着拉杆,将夹具中的铁杵慢慢靠近飞轮,打磨了片刻便用尺子测量。
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陛下。
“陛下又来蹭饭了?”
“朕总觉得要造十门火炮用不了这么多的铁矿与银钱。”
张阳又道:“陛下就算是每天都来骊山吃饭,也吃不回这么多银钱。”
一口气将碗中的汤水喝完,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两千贯的银钱,加上那些铁料,确实靠一张嘴吃不回来。
认清楚事实后,这位天可汗放下了汤碗,便在一旁坐下来,仔细看着这个小子如何使用车床,如何打造火器。
张阳抬头看着图纸,在用手中的尺子测量。
注意到这个古怪又机巧的尺子,便问道:“你用来测量的是何物?”
张阳笑着解释道:“此物名叫游标卡尺,凡有铸造离不开尺子。”
“这话不错,工匠造物把握在毫厘分寸之间。”
“所以呀,魏王殿下说这尺子是骊山造出来的,就叫骊山尺。”
李世民面露纠结之色,“青雀这孩子胡乱取名,此物应该叫贞观尺。”
张阳测量之后,叹息一声丢了手中的零件,又做了一个残次品。
火炮底火的压螺是个很精细的零件,尺寸差了毫厘就容易炸膛。
张阳挠了挠头拆下车床的飞轮,再换了一个更小的飞轮,继续打磨。
从午时到现在坐了一个时辰,李世民有点困了,困乏之余没话找话,“你与朕说说,火炮要如何造?”
张阳放松着自己的腰背,也坐下来。
用车床的时候,需要弯腰使力,每每用一个时辰都累得腰背直不起来。
“再这么下去非得腰肌劳损不可。”
“火炮此物当真有你说的那般厉害?”
“陛下,此物的原理和烟花差不多,也与我所做的火药筒原理一样,只不过火炮的威力更大一些,构造也更复杂。”
张阳指着挂在墙上的图纸,“陛下请看底火装置,掌握了这个装置,就掌握了火炮的核心技术。”
李世民颔首道:“此物也只有你能造出来?”
张阳脱了手套,拿起一旁的大茶杯,“就算是陛下得到了图纸,以朝中的工艺造不出这般精细的零件。”
“你不该如此自大的,这世上还有许多高人。”
“切削工艺哪有这么简单,没有车床与骊山的铸造术,不见得能够造出来,所需要的铁料都是骊山的铸造出来的上好精铁。”
李世民瞧着图纸,说着最硬的话语。
别说铸造了,工部的工匠看这些图纸都吃力,有些人甚至看不懂线条如此复杂的图,别说铸造了。
骊山的技术就是护城河,李世民觉得这图纸看着复杂,也不懂为何要将图纸画成这般,又自觉没趣站起身离开了。
张阳在自己的册子上记录今天的成果,迈步走出车间。
孩子们刚刚睡醒,东阳睡眼惺忪地跟上姐夫的脚步,“与父皇说过山洪的成因了。”
张阳点头,刚刚陛下倒是只字未提。
东阳又道:“父皇说关中耕种的田亩本就不够,如何退耕。”
“关中有许多贫瘠的土地种不出粮食,倒可以用来种树,像胡杨树就不错。”
“就像那个狄知逊在河西走廊种树,被朝中屡屡弹劾吗?”
张阳走入藏书阁点头,“他们觉得土地不种粮食是错的,但他们没有想过,关中土地越发贫瘠,黄沙席卷陇右甚至会飘到长安西面的泾阳,加之泾河的水位年年下降,再过些年月长安城的井水都要变味了。”
“其实早在两汉时期,洛阳屡屡被提及建设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