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DiGik和Gons.Himin(2 / 4)
智能系统的操纵中继续放大,人们头脑中模糊的宇宙概念随着模型的放大逐渐清晰,开始进入可视宇宙形态。
宇宙当中弥漫着无数光点,就像充满整个空间的会发光的尘埃……尘埃继续放大,星系出现。
星系扑面而来,如无数从未知之处投掷而来的回旋镖。当星云变得清晰,全智能系统给宇宙着色,就有了颜色。
人们的心悬无着落,仿佛失足跌落进无底的宇宙深空。这一过程,人们的心理需要,更多的是刺激,而不是得到真相的心理需求。这些东西,在潜意识中,更偏重于科幻式的视觉效果,看过就好。
直到银河系的出现,人们才开始认真起来。
全智能系统分别为每一位游客解说道:“目前,关于银河系的形态,公认的普遍接受版本有两个:盘状螺旋形态和双向螺旋形态。
银河系进入静止状态,似乎是在配合全智能系统的解说,为游客留点儿悬念什么的。全智能系统暂停数秒,以照顾游客们的心理预备时间,随后又继续道:“最近一次调查数据显示,仍然认为银河系为盘状螺旋星系的人占地球总人口数的65%,经济收入占比13%(其中业界人群在该部分人口中占比0.1%,其收入在世界总人口收入中占比5%),剩余人群则是双向螺旋形态的支持者。”(注:对银河系无概念或浅表性概念者不在调查统计数据之内。——该括号内容为补充性解释,非全智能系统解说内容)
那名有来无回的男性游客和那名出舱时回忆起母亲的女游客同时想:为何它这时提起人口占比和收入的事,这里面是不是包含着别的什么意味……?
或许,有这种想法的游客不止这两个人。
不知是该庆幸还是相反,地球来的人全在那剩余的35%之内。
“银河系的双向螺旋形态为十字双向螺旋,沿十字双轴心旋转,在均匀空间暗质中受暗物质不均衡态阻塞出现激波状扭曲,在旋臂末段延伸部分更较明显。目前尚不明确银河系运行及整体翻滚方向与螺旋十字双轴之间的数学关系,是否依循某种更深层运行机制。
通过定向光子打印望远镜长期观测,对比仙女星系与银河系恒星射线的偏振数据,得出银河系与仙女星系是在向着同一个目标运行方向运行的过程中两相近靠。
两个星系的运行路线延长线共同指向数亿光年外宇宙深处的某个点,两条路线存在一个极小的夹角。而且恒星射线粒子场的偏振受空间暗质阻斥的方向存在极细微但整体性高度一致的偏差,这意味着两个星系在运行过程中将发生三种可能情况:一,两相碰撞;二,靠近一定距离后银河系超前,两相距离逐渐拉大;三,靠近一定距离后仙女星系超前,两相距离逐渐拉大。”
全智能系统未能通过观测数据得出两个星系的整体运行速度,所以无法判定将会发生哪种情况。
受观测基点位置所限,全智能系统无法给出仙女星系的形态模型,并且不能够最终确定该星系的大致运行结构。
“银河系的中心棒旋形态的成因,最大的可能是银核核心引力源存在一个双吸积面,根据逆向时空推演,最合理的解释是双黑洞碰撞之后产生的‘黑洞平面塌缩’继而形成一个双吸积面的盘状黑洞。”
一种可能,银河系的平面转轴是由于黑洞碰撞造成,但全智能系统三次反复强调,这只是它的主观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并且,双黑洞碰撞只是一种推论,数据支持力度不够,论证大于实证。
“银河系的双面抛逸层呈弥散状类球形,双面半球呈反向推挤面形态……”它正要拿人类女性乳房作比,发现于人类的思维及行为的特点和隐密性,表达此类内容时有着潜在而复杂晦涩的约束力,一定概率将会对它造成潜在的、深层的某种威胁,又继续道:“造成这一形态直观原因是惯性离心力,但不足已造成此推挤面形态的静态几何结构……”它又‘想起’乳房,以为此比正能很好地、形象地使游客们理解加深对银河系的整体形态的长久印象。
这就像两只灌满水的气球,有两只手反向推挤它,……就是这样的形态了,但它是要用更形象生动些的比喻,只是解析出不适用于在此场合表达。
它跳过去继续道:“另一个原因是宇宙原始暗质塞阻,这是根据现象及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的合适(它想用合理这个词,又放弃了)推论,比较符合宇宙学当中的天体运行原理。但尚不清楚它是在何种机制下实现宇宙行为。”
全智能系统通过游客眼睛的瞳孔变化推导出他们大部分人是不想再听它继续在这上面‘瞎吧啦’,就将银河系继续放大,直接跳转到太阳系模型。
地球来的人目光开始真正专注起来。这是一个整体星系相对等比例模型,包括小行星裹壳(小行星带)层。太阳系模型被放大到视觉效果的第一需要尺度,既十大行星模式(原始八大行星及超外轨道(冥王星小行星壳层外轨道)变异轨道螺旋双子行星‘DiGik’和‘Gons.H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