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然我非明月(1 / 3)

加入书签

这些已经饿到站着都困难的人,要拿什么守城啊?他们拿出了死守的决心,可是□□的悲苦让他们连最后那点挣扎的力气都要没有了。

“回防!快回防!!”张睢顾不得在地上含恨流血的小妾,招呼聚集在这里的士兵往城墙那里跌跌撞撞地跑,“城墙上没留足够的人,都回防!!!”

天下闭着眼睛,她感到那些人,男的女的,带伤的带病的,都挣扎着朝与自己相反的方向跑过去,掀起一阵一阵的风。

梁军破门的声音似乎越来越近了,好像下一秒,攻城锤就会把门锤开,于是这城里就又会是另一番人间炼狱,血流成河的景象了。

她要怎么办啊?

仗,何以能打到这个地步?

有人说,你不是想行侠仗义么?那这整整一城池的人都需要你的时候,你怎么不冲锋陷阵两肋插刀,帮他们打退敌军了?

说到底,不还是怕死吗?

一副多高尚的样子,你配说什么为不平事拔剑?

整整六万人,说不怕才是假的吧。就是当年怒剑仙,都只是在一万南诀军队面前杀了两千人。

她一个活不过五年,右手经脉断了的小小的自在地境,能做什么呢?可是她觉得要是自己真就这么头也不回地就走了,那绝对会后悔的。她没忍心。

于是刚开始的一周,她极尽天真地想,等等援军就到了吧?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

一个月后弹尽粮绝,她有点慌,可是又无比天真地骗自己,总该有办法的吧?

人们说地境得自在,可天下那时候发自内心地想,地境自在个屁。

她想做那逍遥客,可惜她不是什么千古仙。

谁的命又不是命了呢?

故事里说,江湖里都是些快意恩仇,少年意气。

可是哪有什么鲜衣怒马,一醉春风,如今抛开了无双城的身份,那些都不是他们这些平民出身的散人能接触得到的东西。江湖在哪儿啊?江湖就在这里,在行走的一城一池,一兵一卒,这人情世故,茶米油盐,生老病死,何处都是江湖。

这江湖,满满当当的都是不幸和苦难。

天下那时候想啊,师傅,如果小天像你一样厉害,一剑断水,千江绝流,那是不是就有更多的人不用死了?

————所谓侠义,不是因为能做到某些事所以去做了。

————所谓侠义,是因为有些事是正确的,所以要去做。

剑仙一剑天地怒,能救许多人;他们知道自己能做到,所以拔剑,这很好。

天下的一剑做不到这么多。可正是因为她蜉蝣憾树,弱小者的这份决绝才更显的难能可贵。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她只是觉得如果不去做她就后悔了,所以她就去做了。

明知是飞蛾,却仍要扑火。

明知是蜉蝣,却仍要憾树。

毕竟她终究看不得这整整一城的人、妈妈没有孩子,子女没有至亲,两情相悦的眷侣阴阳两隔,耄耋之年的老人吃不上饭。

———她终究是个善良又慈悲的孩子。

傻吗?

—————傻姑娘啊。

人吃人是不对的。

叛国投敌也是不对的。

那么身为人,何谓正确。

当初离开北离,她和白崇说若是一去不回那就一去不回。说得干脆又果断。

这次她犹豫了很久,还是选择了拔出山海和水月,踏剑而行,一路轻功飞到武定城的最顶端,站在已经岌岌可危的城墙前,对着黑压压的大军,用着一样的语气说,诸位若是不能放过这一城的病老妇孺,便从她的尸体上踏过去。

————诸君,请从绝处读侠气。

清风阁里藏书千万,有的也不仅仅是武术绝学。把那些书读了大半的天下在那一刻突然想起《周易·系辞》里的一句话。

「德薄而位尊,智弱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而天下在犯的,正是那最后一个错误。

人生会经历三次成长。

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第二次是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有些事情终究还是无能为力的时候。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无能为力,但还是会尽力争取的时候。

天下想,她的命也许不顺,也许悲苦,可却并不悲凉。

这孩子眼里有剑、有山、有水、有师门、有朋友、有无双城、有天下苍生,唯独有时候没有她自己。

于是她踏在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