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零六章 我有九成五的把握(2 / 3)

加入书签

,明年的经费肯定不会减少……”

黎均禄冷冷打断道:“但也不会增多!‘T状异形碳纳米管’的仿制实验要多烧钱你又不是不清楚,没有经费的大力倾斜扶持,我们要多久才能成功仿制出来?更别说后续的90n工艺制备的碳基芯片了!”

黎均禄还漏了一句话没说,那就是“没这些成果,我拿什么来竞争院士?”

夏仁良据理力争道:“我依然反对造假。只要有正常的经费,我们可以多花点时间精力吃透里面的技术原理,减少仿制的实验次数,实际进度不会慢多少,而且我们可以与其他类似方向的团队合作,共同进行技术攻关……”

“我们自己有法子能研究成功,为什么要将功劳分给别人!”这“T状异形碳纳米管”是黎均禄费尽心思考搞回来的,是他将来申请院士的最大资本,哪会与别的研究所分享?

夏仁良也争得脸红耳赤:“黎师兄,你所谓的‘法子’是错误的,一旦被上头发现,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研究所的声誉,甚至会弄巧成拙……”

黎均禄怒极而笑,再次拍案打断道:“被发现?如果你不说,在场的人不说,审核报告的人会有这样的水平能发现吗?别说审核报告的人了,放眼国内,还有哪位专家能有如此高的碳纳米管技术水平,能发现里面的‘美化’痕迹?何况我们还交了一小截的‘T状异形碳纳米管’作为佐证!我现在以研究所负责人的身份警告你,夏师弟,报告已交上了,你最好管好自己的嘴,老师一辈子的心血都在这研究所里,如果这研究所的名声受损,我看你有何颜面去见老师!”

夏仁良眼里全是挣扎与憋屈,拳头用力紧握,但最终还是无奈地松开了。

……

以秦克此时的知名度,一举一动都有不少人关注,若是在这样正在讨论明年科研经费的敏感时期造访杨承科的办公室并久留,肯定会引起很多有心人的种种猜测。

最终杨伯伯为了慎重起见,还是没让秦克跑一趟,而是让秘书鲁信平将报告和碳纳米管材料交给了卫锋的同事,再由那同事转交给卫锋,如此转了一圈,才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了秦克手里。

秦克看到报告后便带着那小截碳纳米管材料去了趟青柠量子计算实验室,逗留了半天左右,当天晚上,这份报告和碳纳米管材料便重新送回到了杨伯伯的办公室里。

杨伯伯马上就打来了电话:“怎样?”

秦克沉思着道:“有点奇怪,他们的碳纳米管材料无论在导电性还是能耗方面,确实算是国内最顶尖的水平,甚至不会比国外的先进水平逊色,可以从中判断出他们对石墨烯的研究已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杨伯伯精神一振,他虽然更相信更看好秦克带领的芯片材料团队,但如果国内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也是他很乐意看到的,所以他有点激动道:“你是指他们的项目确实有了极出色的成果,真有可能在三五年内突破28n的碳基芯片技术瓶颈?”

秦克摇头道:“那篇报告本身的思路和逻辑并没问题,但很多细节都有漏洞、数据也与实际有颇大的偏差,很可能是为了这个碳纳米管材料而编造出来的。”

杨承科刚露出的笑容凝固住了,随即皱眉道:“你是指他们在报告里造假?”

“确实有造假。其实他们报告里的技术思路是正确的,但还有很多技术关键他们并没有突破,比如他们提及碳基芯片核心材料的石墨烯提纯时说用到了化学析出法,但按他们所说的实验方式,只添加浓硫酸、浓硝酸对石墨进行反应,辅以他们所谓的高精度析出操作,是没法子得到满足这个碳纳米管材料性能所必需的单层石墨烯的。”

秦克语气肯定道:“虽然我不清楚他们怎样得到这个碳纳米管材料,但哪怕他们再按着这篇报告里的思路进行三年的研究,也未必能将那些关键技术全部攻克,并制造出同样的碳纳米管材料来。”

秦克现在手握《一种适用于1n芯片的全新型碳晶复合纳米材料制作全流程》,又长期研究超导材料,物理科目突破到宗师级后,更是优先吸纳了“材料物理”的知识,目前论起对主流芯片材料的认识,天下间怕真没多少人能超得过他。

所以他只翻了一遍南大芯片技术研究所的那份报告,就发现里面有不少似是而非的问题,后来到量子计算实验室用仪器测量过对应的碳纳米管材料后,很快就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报告的思路没问题,基本上是正确的,大部分内容也没什么问题,但关键的技术细节和数据,要么是含糊过去的,要么就是顺着逻辑编造结果编错了的。

“如果我没猜错。”秦克续道:“他们是先得到了这截碳纳米管材料,然后才开始对它进行各种研究,想尝试仿制出来。他们的水平不错,也确实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起码研究思路是正确的,还弄出了‘石墨烯-碳纳米管异形结构技术’,但目前为止成果其实很有限。他们为了拿到更多的经费,便写了这么一篇报告出来。如果研究过程比较顺利的话,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