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揭穿秦克和宁青筠弄虚作假的真相(2 / 3)
就能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果了。
目前距离研究中心正式启用已过去两个多月了,“新能源部”与“淡化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部”的研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新能源部”分为三个小组,第一组研究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第二组研究低成本储氢技术,第三组研究安全可控的绿氢发电技术。
目前工业制氢的方法有化石燃料制氢、天然气制氢、化工副产物制氢以及电解水制氢等。其中天然气制氢因为技术成熟价格低是主流,化石燃料制氢污染大基本上已被严格限制发展,化工副产物制氢成本难以单独核算,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电解水制氢也因为电能消耗过大而很少被采用。
但秦克的研究中心目前研究的制氢技术方向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电解水制氢,一方面是秦克有把握通过光电、风电、潮汐电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极大地降低用电成本、形成正向循环,另一方面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全自动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方案》里记载有更先进更低能耗、纯度更高的制氢技术——融合了催化剂、添加剂、化学电极镀膜的质子交换技术。
至于绿氢发电技术,那主要是氢能化学电池方向了,能为海水淡化实现持续不间断的稳定供电。
“淡化资源再生利用技术部”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组研究“磁流体海水淡化法”,由主管周志树亲自担任组长;第二组研究“正渗透法”,由副主管纪家海担任组长;第三组研究“电化学介导海水淡化方案”,即电化学脱盐法,由秦克在年底物理学会年会上“捞回来”的罗守清担任组长。
“磁流体海水淡化法”、“正渗透法”、“电化学脱盐法”这三种新型海水淡化技术,在防垢、能耗、淡化效率、成本等方面都比传统技术更具优势,目前世界各国都有研究这三个方向,但基本上都处于起步试验阶段,成果并不会比秦克的研究中心先进多少。
其中“磁流体海水淡化法”,通过磁流体发电技术来实现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海水中存在大量的离子、有很好的导电率,它在磁场中高速流动时将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使水中的正、负离子分离,形成电流,同时水中正负离子的分离也形成了无离子存在的纯净水。
“正渗透法”与目前主流的“反渗透法”相反,它不需要额外加压,而是利用水从较高水化学势侧区域通过正向选择透过膜流向较低水化学势一侧区域的原理,能耗几乎为0,且盐分与水的分离效果好、设备也简单,难点在于怎样实现驱动溶液的高效性、低能耗性和可重复利用性,以及正渗透膜的低成本高效制备技术。
“电化学脱盐法”则利用电解池将含盐水分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然后通过电极的选择性吸附和膜的选择性渗透,将盐分从水中分离出来,技术的核心是电极和膜的设计和制备。
三种方法能相互促进共同配合,也能根据不同的水质进行不同的搭配,都是《一种高效低能耗全自动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方案》里主推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
至于清海湖的条件适合哪些发电制氢技术、哪些海水淡化技术,还需要派出技术团队进行专门的调研,这些工作就不需要秦克亲自跟进了,他只需要根据调研的数据来作出决定、制订技术研究的实验方案就行了。
秦克一边分析着情况,一边写着研究思路与研究计划。
这时列车缓缓进站停靠,四周开始吵杂起来。因为车程只有一个半小时左右,秦克觉得没必要买卧铺,就让卫锋安排了普通的硬座,也算是融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环。
这个炎热的季节出行的人并不算多,车厢里有一半的座位都是空的,整体也比较安静。
直到此时列车减速入站,有乘客要下车,才变得热闹起来。
忽然听到前面有人问道:“徐教授,网上的新闻说秦克院士和宁青筠院士也有在这里做沙漠红薯的调研,你说我们会不会刚好遇到他们?”
声音比较年轻,似乎是个大学生。
听到自己的名字,秦克好奇地抬头看了过去,秦小壳也停下笔,跟着向前面张望。
坐在车厢最前面的似乎是几个学生,还有个戴眼镜的学者,五十岁出头,应该就是学生称呼的“徐教授”。
徐教授摇头道:“不一定,新闻说他们是从阿拉达市开始出发,沿着沙漠边缘城镇走,我们现在才去阿拉达市,怎会遇到他们?”
又有另一个女学生问道:“教授,你觉得秦院士和宁院士真的会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到田地里做调研吗?网上有些黑子说是以前的照片,还煞有介事地说他俩刚刚办完婚礼,目前正在国外旅游度蜜月呢,哪有度蜜月的时间跑大沙漠里吃灰的?”
有学生附和道:“是啊,而且他俩从没在围脖上承认有在沙漠这边做调研,新闻里也就只有阿拉达市的媒体发过一篇新闻稿、附上一张照片,之后就再没动静了,其他城镇也没记者报道这事。而且这样的天气也太热了吧?我觉得就算他们想做调研,也不会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