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八十五章 “空气湍流与气候预测”课题组(2 / 3)

加入书签

经费的,秦克之前帮胡青峰教授和何良傅教授当课题的助手时,就学习过相关的经费申请、报告流程。

姜为先平静道:“每年年初先拨一个亿,没有上限,烧完了就打报告,上头基本上都会批下来。”

秦克:“……”

宁青筠:“……”

什么叫无形装逼,这才是无形装逼啊!

像老胡胡青峰教授,一般申请到的国家经费也就两百万左右,主要是和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得到企业的资金扶持才会有比较夸张的五百万经费。

姜为先倒好,一开口就是以亿为单位的!

而且只是一个课题组的经费啊!一个课题组就每年一亿经费?确定不是日元?而且还不设上限?

果然大佬就是大佬!

这么夸张的经费,让秦克甚至怀疑,姜为先老院士的这个课题组关系到人类的存亡……

宁青筠也咋舌道:“您的这个课题组做实验很烧钱?”

姜为先看了两人一眼,一副你们还得多见见世面的神色:“一年一两亿的科研经费很多?粒子加速器一年的电费就能烧掉十亿元,我这个只是小项目而已。”

秦克发现了,自己这个姜老师看起来严严肃肃不拘言笑,像是个有点执拗的老学究,但骨子里和自己以前的高中数学老师郑建舟一样,都是个喜欢装逼的主。

你一个研究空气力学与气候的课题组,能和粒子加速器这样的国之重器相提并论嘛?

不过姜为先的态度,也让秦克和宁青筠都对即将加入的这个有点神秘低调的课题组萌生了强烈的兴趣。

姜为先带着两人从电梯里出来,指着宽敞的办公室继续介绍。

这个课题组的人数一共有一百五十五人,其中研究员级别的有三十六人,副研究员级别的有五十一人,博士后二十九人,其余是刚毕业或者在读的博士生。当然,博士生在这里都只能当见习研究员,研究生……连进来打扫卫生的资格都没。

由此可见这个课题组的规格之高,不愧是一年烧掉一亿多经费的高端课题组啊。

秦克和宁青筠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眼色,知道两人以研一的物理学生身份,能与一众博士生一样,当上见习研究员,恐怕课题组有史以来的破天荒头一回了。

姜为先老师表面上说“弟子没任何优待”,实际上这优待还是挺丰厚的,起码全校里也没第三个研究生能进这个课题组。

当姜为先院士带着两人走进办公室时,早已得到消息的课题组在家全体成员们已等候多时了,纷纷起身打招呼:“姜院士!”“姜院士好!”

看得出姜院士的威望非常高。

团队里成员的年纪都在三四十岁之间,一些较年轻的也有二十七八岁,估计就是博士在读或者博士刚刚毕业。

姜为先淡然道:“这就是之前提过的秦克和宁青筠,相信你们都认识,就不多作介绍了,今天起他们正式加入咱们这个课题组,刚来他们什么也不懂,先跟班学习,你们有空就多指点指点他们。”

办公室里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欢迎掌声,无数好奇、惊讶的目光落到两人身上,当中自然也不乏些审视目光。

虽然姜为先老院士让众人多指点秦克和宁青筠,可在场多数人都没敢端起指导的架子,哪怕资历年纪远超这两个年轻人。

不提这两个年轻人在数学上取得的无人能及的耀眼成绩、已有数学系研究员的职称,光是上次两人合写的那篇本科毕业论文《极端天气下造成超量降雨的成因详解》,就表现出足够惊艳的实力了,这是困惑着课题组近一个月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的其中一个问题,却被两个本科的物理学生给解决了!让他们情何以堪!

何况这两个学生,可是曾在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流体力学的三篇论文,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取得的成果谁也不敢忽视。

再加上有姜为先老院士这座大靠山,哪怕是正教授级别的研究员,此时也努力对两人挤出了笑容。

总体来说,搞科研的比起搞学术的会相对单纯点,氛围还是比较好的,秦克和宁青筠也很谦逊地向众人一一问好,丝毫没傲气,也很引起众人的好感,于是这次迎新见面会便在其乐融融度过了。

相互认识过后,接下来是惯例的参观。

当到了第七层,看到打通了整个楼层、充满科技感的巨大气候模拟系统,再听着姜老院士的介绍后,秦克和宁青筠终于明白这个课题组为什么如此烧钱了!

这个位于第七层的气候实验室,目前已开始模拟出超过二十种极端气候,包括三十米每秒风速的小型飓风气候、极端的雨雪天气,高温炎热的干旱沙漠气候等,还能设定-35℃至60℃之间的任意气温,模拟出零下-35℃下暴风雪的情景。

气候实验室还不只这里一处,在其他沿海地区,还建有更大型的海洋气候实验室,能模拟小规模的海啸情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