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护国长公主(1 / 2)
一朝堂的人没想到刘仁慈手段这么强硬,一上来就来个大的,以前以刘仁慈等人为首的清官派系在朝堂中大多都是中立的。
水患这件事只要是聪明人都能猜到与摄政王有关系,其中不知道掺杂了多少摄政王的手段,如果公然将这件事摊开了说,等同于与摄政王作对,摄政王可是如今大武朝廷权势最大的皇族!
刘仁慈竟然在这个时候当这个先锋,他是想找死?
原本脸色慢慢沉下来的摄政王此刻听到刘仁慈这席话面色变得愈发难看,脸上的怒意他都懒得隐藏。
可朝堂上压根没人站出来反驳刘仁慈,不是不敢,而是根本就没有理由,刘仁慈已经站在道德忠义的制高点,只要承认了之前他说的,就反驳不了。
虽然摄政王心中怒极,在这个时候,也只能顺着刘仁慈的话继续下去。
看来今天他不送几个人出来领罪是不行了!
摄政王沉着脸,“刘大人多年在外任职,本王许久未见刘大人风采了,今日刘大人真是让本王大开眼界!”
摄政王这句话一出,就连最愚笨的官员也听出来摄政王这是当真动气了。
首当其冲的刘仁慈脸色却是变都没变,他还恭敬朝着摄政王拱手,“摄政王谬赞。”
精致官袍的宽袖下,摄政王气的拳头都紧攥了起来。
嘴上却只能暂时道:“刘大人说的不无道理,吏部尚书!将此事失职的官员和军中将领全部列出来,严加处罚!让他们记住这次教训!”
吏部尚书一愣,随即脸色为难的道:“回摄政王,若是这般,只怕牵涉甚广!”
刘仁慈冷哼一声,“难道这些人当中有吏部尚书的亲眷,吏部尚书想要包庇不成,一人杀人就能依法治罪,难道十人杀人就能被饶恕不成?”
原本摄政王要借坡下驴,被刘仁慈的这句话又堵死了,吏部尚书也骇地低头,不敢再为这些人求情,否则包庇的帽子真要被扣在他头上了。
秦殊珉在心中暗暗点头,父皇离世前,给他留了份臣子名单,上面写的名字都是父皇为他挑选的,其中就有刘仁慈的名字。
只是没想到到了今日,刘仁慈仍然未变,仍然愿意为民请命,不畏强权。
摄政王的话好似从牙缝中挤出,“吏部尚书,本王说的话难道你没听到?”
吏部尚书连忙跪地接下摄政王下发的旨意,“微臣遵旨,定严惩不贷。”
众臣哪里想到摄政王当真下了重惩自己那些手下的命令,朝堂上一时哗然。
而原本不满摄政王揽政的那些老臣和清官此时眼中终于有了希望的光亮。
刘仁慈不等朝堂上众臣的议论停下,再次提高声音道:“此时水患民不聊生,在这般逆境中,长公主殿下力挽狂澜,不惜用自己私财私粮救民于水火,且为后续百姓安居乐业出谋划策,筹备银两。微臣参与救灾,一切看在眼中,错有罚,对有奖,这才是延续之道,请皇上、摄政王嘉奖长公主殿下。”
刘仁慈话音刚落,杜浩淼就拱手道:“长公主领了救灾的政令,救百姓于水火不是应该?这般大张旗鼓的要赏赐,日后岂不是让官员们越加急功近利?事情还没做成就要赏,我大武国库哪里有那么多的银子!”
刚刚被刘仁慈压了一头的官员们顿时出来附和。
刘仁慈拧眉,户部尚书杜浩淼还真是一只喜欢乱吠的狗。
可恶的是杜浩淼说的也不全是没有道理,看来摄政王根本就不想给长公主任何赏赐,这种情况,摄政王一派早就想好了阻拦的对策。
有些良心的臣子们在心里都替秦殊凰惋惜。
此时,秦殊凰却站了出来,她朝着上首的皇弟秦殊凰揖了一礼,直视着眼中带着一抹嘲讽的皇叔秦威,“摄政王,当日在朝堂上,您可是答应本宫做的好有奖的,难道摄政王要言而无信?”
摄政王“无奈”的哀叹一声,“殊凰,不是皇叔不给你赏赐,而是国库空虚,实在是拿不出像样的赏赐,你是我大武朝的帝姬,为国为民,想必你定能理解本王的苦处。”
秦威心中冷笑,饶是秦殊凰做得好又如何,他用这个理由不给她任何赏赐,她仍然是什么都得不到!
和他斗,秦殊凰还嫩了点!
秦威这句话一出,刘仁慈再次出列,“长公主殿下既然能用私财私粮赈济百姓,耗费甚巨,定然不会在乎从国库的那点钱财奖赏,那不如这钱财就算了吧。”
刚刚众人还以为刘仁慈已经成了秦殊凰的左膀右臂,处处为秦殊凰说话,哪里想到他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众臣险些惊掉了下巴,一时都觉得刘仁慈在外地当官几年是不是将脑子当坏掉了。
摄政王秦威一开始还打算让人阻止刘仁慈说话,可听着听着,惊讶之后突然想大笑出来,甚至想嘲讽秦殊凰一般。
瞧!这朝堂老臣最会看人脸色,知道他如今权势如日中天,试探了一番发现争取不过,立马倒戈站在了他这边。
就在这时,刘仁慈突然话锋一转。
“长公主乃我大武大帝姬,身份本就尊贵,现在又做出这番爱民之事,受京城百姓爱戴,当得了护民护国的称号,不如皇上和摄政王就赐予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