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流行的是五短身材 段圆圆最近穿衣……(3 / 4)
,自己抱膀子在边上指点江山。
那头方小太太拿着果盒儿走到门上的,就看到两个官妓在等轿子来。
方小太太问:“怎么不留下来吃了饭再走,老爷晚上回来搞不好要留你们呢。”
两个妓唱了一天,早累得慌,都不愿意留下来再唱。
大爷是拿杨县令的帖召的人,当官的有令她们应召过来推脱不得,陪一二天也就几两银子钱赚,不如对外多做几单生意划算。
恰好接人的轿子到了,两个妓忙登了上去,掀开布帘子挥手:“娘在家等得要不得了,儿下回再过来给老爷磕头。”
那轿夫等着先收钱,两个妓挣得没多少,只对着方小太太道:“出来得忙,大爷叫人拿轿子钱还没来,太太先给我们付了吧。”
方小太太才不想给!她恨不得三兄弟都生疮死了才好!攥着钱笑得暖融融的道:“且等一会儿,大爷来了叫他见不着你们,下回哪有好果子吃?”
三个人在门上又等了一下子,还是没见到人来。
轿夫催得急,方小太太不好推,只能付了六钱银子。这么一来两吊钱半分都没剩下来。
她提着果盒儿浑身都是气,到闺女房里就觉得肚子发痛。
仆妇唬得忙不迭从厨房端了燕窝过来,看着娘儿两个分着吃了一碗。
方小太太觉得肚子好些了,才想起来果盒。
琴姐瞧里头装了几只蟹粉酥和些时令果儿,挑了个糖柿子撕开慢慢吃,问:“娘买这个花了多少钱?怎么不攒着?”
方小太太道:“输了几钱银子,陈嫂嫂给的。”
琴姐脸立马拉了下来,柿子也不吃了:“自己家又不是没有,干什么在别人那拿东西?”丢死人了!
方小太太对女儿不生气,还哄她:“娘没要,来往互相送个礼儿,都是人情!”
又看这盒子纹了银丝金线,道:“这盒子怪漂亮的,咱送过去一个粗坛子,这好箱子就留着你做嫁妆!”
琴姐没嫁妆,真是母女两个心头之痛,没嫁妆的女儿嫁人就是给人做牛做马,死了娘家都没理上门!
方小太太想着自己落到宁家做妾,琴姐没生父,要是不改了姓宁,以后想做正头娘子,只有嫁给平头百姓。
她哪里肯!
琴姐心里再不愿意,想到嫁装也软了,盒子这么漂亮,以后装东西出门也是点体面。
伺候琴姐的婆子在私下不免嘀咕,母女两个都是一样的货色,专从外头撬东西回来,太没见过世面。
话很快就传到方小太太耳朵里去了,她最恨有人说闲话,简直气得发抖,觉得自己还是太心慈手软。
琴姐好端端的怎么会去要东西?长辈给点儿东西给小辈不是常事?
接着说嘴的婆子就被人拉着跪在院子里挨了几个嘴巴子,打得脸稀烂。
这威风一出,丫环婆子在家只当自己是个哑巴,在家更是一句话不肯多说。
方小太太阴着脸回房想,陈姨妈是个滑头鬼,段圆圆一看那蠢样子,男人就不把外头的事和她说!
老爷那头真不知道怎么交代!
宁家家大业大,蜀王本来就在用他们家的东西,只是都是宁,从二老爷这走还是从宁宣手里走完全不同。
二老爷在宁家街比在自己私人铺子上的时候多,看宁宣早中晚都不见踪影,就疑心他要弄鬼。
那头叫小媳妇儿去套话,自己也在大铺子上偷偷瞧。
宁宣还没回来,二老爷看铺子上有了新货,就叫人拿了半马车的布给自己装到小铺子上去卖。
铺子上没人敢拦住他。
大老爷去江南的时候宁宣还小,铺子上被二老爷管惯了,好些管事都是他的人。
宁宣不能顶着他老子,要个什么东西还得跟二老爷说话。
宁宣在外头给蜀王府的张三李四结了账回来,看到马车额头就突突跳,回铺子上一问,见果然没了一半儿的新布。
半天才劝自己算了。
比自己大几十岁的人,能有几年活头?抢不过他熬也把这两兄弟熬死了。
二老爷在里头喝茶,听下头人说他回来,也放了小倌儿转出来,拉着人关切地问:“怎么一连许多日都没在铺子上碰见人呢?要是出了事,可不能瞒着家里!”
宁宣笑:“侄子还能做什么?当然是去挖二叔墙角了。”
二老爷也笑着拍他:“你这孩子,从小就爱说笑话儿逗人。”
又道:“这几日找不见你人,今冬怕有大雪,上头说又要修路补墙,咱们爷儿两个好歹一处合计合计拿个章程。”
富豪认捐也不是容易的事,想要好处事事都得亲力亲为,路修得好不好官府都找修路的人。
二老爷年年都带着自己三个儿子过去亲自看着修,又怕人说他图谋侄儿的家财,总要当着人的面儿说什么:“宁宣以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