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毫厘之差(2 / 2)
地食为天门口诵经,阻碍食为天日常经营。
就在这一天,修行了几十年佛法的会稽吴家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这场葬礼没有死者,只有一个木鱼、一套僧袍,一件袈裟。
葬礼当晚,子时三刻。
吴家敲毁佛像,对外宣布,弃佛学道。
二月初八。
卯时三刻。
食为天一如往常般早早开了门。
和以往不同的是,今日食为天门前没有等待发放馒头的鳏寡孤独之人,只有数不清的诵念佛经的和尚。
食为天也不驱赶僧人,反倒在饭馆门前放了一些果腹的斋饭,那块带着血字的木板,也随着斋饭摆放到了食为天大门前。
和昨日不同的是,今日的木板上比昨日又多了几行字。
“二月初七”
“今日,怀素死”
“二月初八”
“前任礼部尚书欧阳文忠评:生前不尽孝,死后空留名,半百光阴赠佛门,不问父母两鬓霜,横尸荒野,要路人收尸
,实在可笑!”
“欧阳文忠之徒方永评:百岁骸骨归何处,不见儿女床前哭,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短短两行评字,让那些在食为天门前闹事的和尚面红耳赤,更有僧人一朝醒悟,脱下袈裟大步归家。
两句并未诋毁佛门的评论,却是抨击了所有佛门弟子的佛心。
但除了这些僧人外,世人更在乎的,是这两句评论前方的落款。
前任礼部尚书,欧阳文忠。
欧阳文忠之徒,方永!
两者分开来看倒是没什么,但合在一起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因为五天前,京城里传出了一件足以撼动天下格局的大事。
欧阳文忠入朝,敬献胶泥活字印刷术,皇帝大喜,加赐金章紫绶光禄大夫,配贴身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