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过敏(1 / 2)

加入书签

离了这边会议室,朱塬乘轿很快来到附近的医药大学实验室。

下了轿子,步行跟随的戴三春陪着朱塬一起进门,一边道:“下官近日一直在研读大人的《经济之学》,结合现状,感悟世间种种,实在解惑良多。”

朱塬微笑:“然后呢?”

戴三春也笑:“钱大人已是给大人封了‘圣人’,下官就不东施效颦了。只这……下官觉得,这‘生产篇’之后,定还有其他论述吧?”

“是啊,”朱塬也不隐瞒,说道:“‘生产’之后,是‘分配’,到时候你再读了,或许就不会那么高兴了。”

戴三春好奇又疑惑:“为何?”

“分配啊,”朱塬道:“听听这词汇,就不是好东西,大概是,把你的钱财地产分给别人,你愿意吗?”

“乍一听,下官是不太愿意的,”戴三春实话实说,转而又道:“但若是能让天下就此太平,不再有那三四十年一轮回之‘人相食’之事,下官倒也有这觉悟。”

已经发布的《经济之学》‘生产篇’中,同样提及了朱塬当初举例给老朱的,《资治通鉴》中平均三四十年的时间线里就会出现的‘大饥’、‘人相食’等字眼。

戴三春能提起这个,说明真是用心读了。

而且,还被震撼到了。

“其实,想让天下长久太平,真的很简单,促进‘生产’的同时,大家还愿意‘拔一毛而利天下’,”朱塬想到了明末的某个段子,结果拔了‘毛文龙’的那个,接着道:“但,说着简单,其实也是最难的,难在人心。”

“下官倒也有体会。”

说着话,已经来到实验室窗前。

这次没再进门的意思,戴三春站在窗外向朱塬介绍实验室的重新规划状况:“这边本来的一间大屋,当下隔成了六间,按照大人说的,不同实验室,有着不同的级别,无论医者还是学子,用起来着实轻松了许多。下官也亲自校验过,只要注意了流程,对于各种实验,确实不会有太大影响。”

朱塬透过玻璃窗观看被分割成小间后依旧洁白整齐的实验室,还有内里正在忙碌的身影,点着头,意外发现其中一间吊顶似乎修补过,指过去:“怎么回事?”

“就是……掉下来了,”戴三春跟着看过去,说道:“所幸没伤到人。”

“这是个问题。”朱塬念叨一句,接着道:“我前段时间已经吩咐了工部那边,尝试烧造一种水泥,恰好用得上,稍后就问一问进度。”

“水泥?”

“大概就是将石头黏土磨粉后烧造的一种泥料,和水干燥后,这种泥料会重新凝结成坚硬的石块,有了这东西,咱们可以……嗯,制造房屋这么宽的长条形预制板,直接搭到屋顶,”朱塬一边比划着,一边继续:“这样盖起的房子,不仅比现在的木梁砖瓦结构房屋更加结实,还能防火。呵……不仅如此,将来还能盖出几十层高的大楼。”

戴三春想象了一下,没能想出来几十层高的大楼是什么概念,下意识道:“这……怕是不易?”

“确实不容易,主要是现阶段,即使烧造出来,也无法大批量产,因为,无论磨粉还是烧制,都太耗费人力物力,”朱塬道:“不过,对于各种诸如校园实验室这种紧要地方,我认为使用水泥建造是必须的,到时候,不止屋顶,四面墙壁和地面也都可以铺上水泥,密封性也会更好。”

“这,倒是不需要如此靡费,只要有大人说那……预制板,就够了。”

“肯定有的,而且不需要等太长时间,到时候,各个学校的实验室,都重新建造一遍,另外,呵,还有我计划中的博物馆。”朱塬说着,又补充:“预制板确实是好东西,不仅用这水泥浇筑,内里还会穿上钢筋,非常结实。”

听到还要穿钢筋,戴三春脑海里也冒出了另外一个概念。

非常贵!

不过,用在这实验室之类的紧要学舍上,戴三春也不觉得什么问题。

就像这实验室的玻璃。

想到这里,戴三春抬手在玻璃窗上轻轻敲了敲,笑着道:“大人或许不知,前些日子还有人悄悄跑来,想要盗窃这窗上玻璃,好在被巡护给抓了,闹剧一场,闹剧一场呵。”

朱塬一时无语,片刻后才冒出一个词:“买椟还珠。”

“是啊,这实验室既然能用上玻璃,可见其必然比玻璃贵重,”戴三春道:“可惜世间之人,多是买椟还珠。”

这么说着话,看过了重新规划的实验室,戴三春带着朱塬来到东厢自己的办公室。

戴三春的徒弟三七正在这边。

施礼招呼过,戴三春低声交代了徒弟几声,等三七离开,才带着朱塬进门。

让着平章大人在自己位置上坐下,戴三春从书柜里找出几本厚厚的笔记和病历,一起放在朱塬面前,自己则站在一旁帮着翻开,说道:“大人,下官这些时日又多有发现,才拦着您来看看。先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