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四十四、一言而为天下法(2 / 3)

加入书签

荣之基。”

人群鸦雀无声,士子们纷纷侧目。

“真能如此?长史大人与江州大堂为何不早早说明不会强行修建,劳民伤财……”

欧阳戎一脸奇怪的看了看出声的士子,反问一句:

“维护民本,难道不是每一位读圣贤书的父母官本分之事?有何好炫耀宣扬的,若这也要讨赏邀功,本官实在不知该说什么了。”

一众士子们顿时噎住。

是啊,好像确实是读圣贤书的官员本分,可不是有人说什么“圣贤书是拿来给人读的,拿来办事百无一用”,好家伙,你真拿来办事了?

而且此前,大伙都天然怀疑、不信任欧阳戎与江州大堂。

原本激动的士人们稍微冷静了些,只不过依旧有很多问题。

圆脸士子老实坐下后,又有一批士子站起来,接连提出尖锐问题。

欧阳戎一一回答,遇到他长史权限之前的争执难题,便让谢令姜取来纸笔,他一一记下。

一番交流下来,从始至终,欧阳戎的话语诚恳,如玉般温和。

似是被他的态度所感染,原本嘘声一片的沸腾士子人群,渐渐平息下来。

然而这明显不是某几个极端抗议的领头士子要求的回答与场面。

“呵,说到底,欧阳大人还是屁股坐在朝廷那一边,毕竟官位都是朝廷赏的,可难道朝廷做的就是对的吗?”

越子昂站了出来,慷慨激昂道:

“如今宫中有奸邪小人蛊惑圣听,朝中又有卫氏双王窃取权柄,朝廷由小人当道。”

他嘴中唾沫星子四飞,昂首瞪眼:

“欧阳大人,我且问你,就算你的东林大佛处置妥当,但能保证其它造像四洲皆处理妥当、方案完备,不劳民伤财?

“欧阳大人一亩十分地处理的倒挺好,却也不知究竟是聋子呢,还是故意捂耳朵,对外面之事视而不见,惜命怕死,明哲保身。

“我耻与为伍!”

越子昂冷笑,旋即环视四周,大声道:

“诸位兄台,你们难道也要独善其身,对于江州之外的天下大义视而不见?

“朝廷建造的所谓大周万国颂德中枢,向天下各州强征颂德铜之事,难道是假的吗,季大人、李刺史他们上书直言所遭遇的迫害难道是对的吗,你们也要学某人视而不见吗?

“那么天下义士、柳州牺牲士子们的血,岂不是白溅了?”

欧阳戎转头,有些意外此人极有煽动力的话语措辞,事实证明,能做这类抗议运动的意见领袖不是没有道理的。

果然此话说完,全场顿时爆发出支持的声浪,熟悉的喧嚣热血又回来了。

越子昂带头怒瞪欧阳戎。

欧阳戎丝毫没有生气,他知道越子昂可能不是故意的,故意找茬他,可能是从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是对的,自然激昂无畏,甚至自我感动。

其它士子们或多或少也是这样,因此,这一股抗议反对的潮水,才会如此的具有感染力,席卷天下各州的州学。

所以欧阳戎表现出了出奇的耐心,不去辩经争论,他脸色认真,朝越子昂直接问:

“所以,越子昂,你想要做什么。”

越子昂满面涨红:

“朝廷收回成命,不准建造什么中枢与四方佛像,同时迎回夫子、季大人他们。

“欧阳大人与江州大堂须深明大义,带头上书拒绝建造东林大佛,为天下各州做一个榜样,这才是正人君子该干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天下大义!”

欧阳戎点头,轻声问:“若是达不成呢?”

“达不成?”

越子昂激动道:“欧阳大人可别做了大官,搞忘记了,我在这里可以稍微提醒一下。

“你可还记得,当年的太宗文皇帝怎么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文皇帝一直深感可畏,治国战战兢兢,诚如圣旨。可现在嘛,呵呵。”

“这句话我没忘记过,也不可能忘记。”

欧阳戎轻笑了下,这意外的表情令人群安静了会儿,他笑问:

“那我也问你们一个问题,这句话最初出自何处,在场的诸君可有人会背诵?”

包括越子昂在内的全体士子听的一愣,欧阳戎环视一圈,神色有点失望的摇摇头,不等他们辩解回答,他转首,眼睛注视高台上那一尊慈眉善目的弓背老者的泥像,轻声:

“鲁哀公问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寡人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

“子曰: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

至圣先师庙的广场上渐渐安静下来,最后仅剩某一人的流畅咏读声。

越子昂等全场士子一脸错愕的看着他淡然的脸庞。

谢令姜、燕六郎等后方随行之人亦是眼睛定定的看着他背影。

还有其它很多城内闻讯前来围观之人,一道道的目光投向他身上。

万众瞩目。

欧阳戎语气抑扬顿挫,朗诵的语调把握的很好:

“……子曰: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君以此思惧,则惧将焉而不至矣?

“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