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3章 星子湖,日常事(2 / 3)

加入书签

湖中央。

“湖曰星子。”元怀民解释起来:“说起来,星子坊的得名,也源自于它。”

“哦?还有这事。”

元怀民如数家珍道:

“听本地人说,古时候,天上有一颗星辰从天而降落在此地,砸了个坑,于是日积月累形成此湖,古时的浔阳百姓傍水而居,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闹市城区。

“嗯,这应该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据地方志记载,在某个朝代,当时湖心的‘星子石’还被开采送去过京师,作为祥瑞进献,都是老黄历了。

“眼下湖里还有没有星子石不知道,但是此湖倒是成了浔阳十景之一。说起来,这座承天寺,也算是处于星子坊老城区的中心位置了,年代有悠久,满是江南古刹之风。”

元怀民点头夸赞起来。

欧阳戎笑道:

“怀民兄就这么点房租,还能租到这种好地方,有湖有景,确实不错。”

被揭老底,元怀民脸色有些尴尬。

这承天寺的房租便宜肯定是有原因的。要是有闲钱能选,谁会住这里,和秃驴一起挤?

不过自夸自擂就自夸自擂吧,苦中作乐也是一种豁达开朗的本事不是?

他脸皮厚,很快神情收敛,悠然自得的仰头饮酒。

“良翰兄要不要来一口?”

欧阳戎不客气的伸手,元怀民顿时苦起了脸:

“只有一点了,我刚刚就客气问问,良翰兄不是不怎么喝这玩意吗。”

千杯不倒的欧阳戎不理,抢过酒壶,抿了口,才递还给了他。

不过嘴里的话,却一点也不饶人:

“刚刚进来时,还以为元司马是在怀恋好友李正炎、杜书清他们呢。”

元怀民提起酒壶的手掌顿住。

在欧阳戎的注视下,他叹了口气:

“不是这事,個人有个人的命数,那边的事,我早已不管了。”

“哦?元司马也听说了?”

“嗯,早上斋院打饭的小僧都津津乐道呢,听说前线战事,匡复军那边好像不利,洪州城都没守下来。”

欧阳戎面色平静,陇袖摸了摸袖中的一份最新线报。

等会儿还要去医署那边见某位冰冷冷宫装少女,最近的浔阳线报还有征讨大军的前线战报,都是他送去给容真浏览。

最近前线传来的好消息,秦竞溱拿下了洪州城,蔡勤、滕王等溃军退败,撤离洪州地界,正去北上的李正炎匡复大军汇合。

而且听今早的线报说,秦恒作为前军先锋好像也立了不少功劳……

欧阳戎朝摇头感慨的元怀民直接道:

“秦老将军乃当世名将,拿下洪州城只是时间问题,没什么好意外的,真正决战还在后面呢,等李正炎的主力来,不来一场双方正面主力的决战,此战暂难停歇。

“不过,现在丢了作为桥头堡的洪州城,李正炎那边麻烦不小啊。”

元怀民不禁多看了两眼他:

“良翰兄就这么放心秦老将军……额,也是,记得当初这位秦老将军在城里时,连刺史的面子都不给,所有人一概不见,但是后面唯独专门见了良翰你,一起吃饭来着。

“看来当时也是相谈甚欢,难怪良翰兄最近在江州大堂好像都不怎么过多去问或者担忧前线之事了,而是放心埋头,处理东林大佛那边,欸。”

欧阳戎不置可否,反问一句:

“怀民兄不是说,要作一首名动天下的诗词吗,最近进度如何,天天小本子上写写写,可有灵感?”

元怀民表情迷糊,醉醺醺问:“有这事?良翰兄从哪里听来的。”

从哪听来的?你上回在槐叶巷蹭饭的时候,当着婶娘还有薇睐等一众小丫头的面拍胸膛自己说的。

欧阳戎嘴角扯了下,不理这装糊涂的家伙。

“欧阳长史,以前我很狂妄,用朋友的话说,就是恃才傲物。”

“然后呢。”

“然后就是挨了老天爷的一顿毒打。”

“合理。”

“其实浔阳城也挺好的,虽然没有长安的繁华,但是也没有那种浮躁喧嚣,能让人静下心想很多事情。”

“比如?”

“比如我一直想收集整理读过或做过的诗文,以前只是想想,现在反而有大把时间去做了。

“再比如,给冬梅画副图,或撰写一本草堂记,去浅聊一些在浔阳见过的特色园林景观,以前市面上好像没有这类书……

“还比如,研究研究莲花净土宗的佛理,以前在长安时我痴迷禅宗,现在发现莲宗亦有可取之处,上个月与大慧高僧善导聊了聊,不愧是护国高僧……”

元怀民啰啰嗦嗦,欧阳戎默默听着,也不催促。

少顷,日上三竿,欧阳戎看了眼嘴皮子干了的好友,先告辞离开。

元怀民看着这位俊朗长史离去的背影,独自坐了会儿,少顷,微微叹气。

他摸了摸怀里某本黄皮小册子,然后重新掏出绿豆糕布包,捻起一颗仰头准备丢入嘴里。

下一霎那,下方有一道身影返回,元怀民只觉得面前一阵风拂过,旋即两手一空,糕点没了。

元怀民愣愣低头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